Products have been sold to China's Sinopec, PetroChina, CNOOC's various oil fields and major oil rig manufacturers
企业名称: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欢迎您
联系人:任金龙
手机:15605271379
电话:0514-87774108
传真:0514-87774108
邮箱:renzunwen@163.com
地址:扬州市开发西路217号
网址:www.yzdazheng.com
在防爆视频监控系统中,线缆作为信号与电力传输的 “血管”,其敷设环节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防爆性能。许多人会疑问:防爆监控设备本身已具备防爆资质,线缆敷设还需要额外做防爆处理吗?答案是必须需要。线缆敷设若忽视防爆处理,可能成为整个防爆系统的 “薄弱环节”,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引发安全事故。以下从防爆原理、风险隐患、处理方式等方面详细解析。
一、线缆敷设为何存在防爆风险?
防爆视频监控系统的防爆核心是 “阻止点燃源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而线缆敷设过程中存在多重潜在风险点,若不处理极易突破防爆防线:
1. 线缆本身的材质与结构局限
普通监控线缆的绝缘层多为 PVC 或聚乙烯材质,在高温、摩擦或化学腐蚀下易老化开裂,导致导体裸露。当裸露的线缆发生短路时,产生的电火花能量可达 0.2mJ 以上,而甲烷、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小点燃能量仅为 0.28mJ-0.3mJ,足以引发爆炸。即使采用阻燃线缆,其设计目标是延缓燃烧,而非阻止电火花产生,无法满足防爆要求。
2. 敷设过程中的机械损伤
线缆在穿管、埋地或架空敷设时,可能因拖拽、挤压、摩擦导致外皮破损。例如,在化工车间的钢结构支架间敷设时,线缆与金属棱角长期摩擦会磨损绝缘层;埋地敷设若未做防护,可能被地下石块挤压出现裂纹。这些损伤会使线缆失去绝缘保护,成为点燃源的 “出口”。
3. 连接部位的密封失效
线缆与防爆摄像头、接线盒的连接部位是防爆薄弱点。若接头处未采用防爆密封工艺,缝隙会成为易燃易爆气体的 “通道”—— 当线缆内部因短路产生高温时,热量可能通过缝隙传导至外部环境,同时外部可燃气体也可能渗入接头内部,与电火花接触引发爆炸。某化工厂曾因监控线缆接头密封不严,导致甲烷气体渗入,短路时引发局部爆炸,造成设备损毁。
二、防爆处理的核心目标:阻断点燃源传播路径
线缆敷设的防爆处理并非简单的 “加强防护”,而是通过系统性设计,实现 “三个阻断”:
阻断内部点燃源外泄:防止线缆短路、过载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传导至外部危险环境;
阻断外部易燃易爆物质侵入:阻止危险气体、粉尘进入线缆接头或设备内部,避免与内部潜在点燃源接触;
阻断火势蔓延:即使局部发生燃烧,通过阻燃和密封设计限制火势扩散,降低事故影响范围。
这三个目标需同时达成,才能确保线缆敷设环节与防爆监控设备形成 “闭环防护”。例如,某炼油厂的防爆监控系统中,因线缆穿线管未做密封处理,外部油气通过管道缝隙进入控制室,最终被非防爆设备的电火花引燃,说明单一环节的防爆缺失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三、线缆敷设的具体防爆处理方式
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如 GB 50058 标准中的 0 区、1 区、2 区,或 20 区、21 区、22 区),线缆敷设的防爆处理方式需分级实施,核心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线缆选型:从源头降低风险
选用防爆专用线缆:在 1 区、2 区等气体爆炸环境,应采用铜芯铠装电缆(如 YJV22-0.6/1kV),其铠装层能承受机械冲击,防止绝缘层破损;在 21 区、22 区粉尘环境,需选用表面光滑、不易积尘的密封型线缆(如矿物绝缘电缆 MI),减少粉尘附着引发的过热风险。
绝缘层材质适配环境:高温环境(如焦化厂)需选用耐温 125℃以上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线缆;腐蚀性环境(如化工厂)应采用氟塑料绝缘线缆(如 F46),抵御酸碱侵蚀。
2. 穿管与布线:物理隔离危险区域
防爆穿线管的强制使用:在 1 区、20 区等高危区域,线缆必须穿入镀锌钢管或防爆挠性管,管径与线缆直径匹配(间隙≤0.5mm),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并涂覆防爆密封胶,确保结合处无气体泄漏。穿线管的拐弯处需采用圆弧过渡,避免线缆被锐角划伤。
布线方式的防爆设计:架空敷设时,线缆需固定在防爆支架上,与工艺管道的平行距离不小于 0.5m,交叉距离不小于 0.3m,防止管道泄漏的易燃易爆物质直接接触线缆;埋地敷设时,需在管外加装混凝土保护壳,埋深不小于 0.7m,且避开地下管网的腐蚀区域。
3. 接头与终端的防爆密封
防爆接线盒的规范使用:线缆中间接头必须放入防爆接线盒内,盒体需符合对应区域的防爆等级(如 1 区需 Ex dⅡCT6 级),接线柱采用隔爆型设计,接线完成后填充防爆密封胶泥,确保密封深度不小于 15mm。
终端连接的防爆处理:线缆与防爆摄像头的连接需通过设备自带的防爆格兰头(电缆密封接头),格兰头的密封圈需与线缆直径匹配,拧紧后用工具检测密封性(压力测试≥0.1MPa 无泄漏)。多余的线缆不能盘绕在设备附近,需剪至合适长度并做好终端密封。
四、不同危险环境的差异化防爆处理
线缆敷设的防爆处理需根据环境特性 “对症下药”,避免一刀切:
1. 气体爆炸环境(如加油站、化工厂)
重点防止电火花外泄,穿线管需采用 “整体密封” 设计,所有接头螺纹啮合长度不少于 6 扣,且涂抹防爆润滑脂;
线缆中间禁止有接头,必须接头时需将接线盒安装在非危险区域(如 2 区以外)。
2. 粉尘爆炸环境(如粮食加工厂、面粉厂)
侧重防止粉尘堆积,线缆表面需定期清洁,穿线管的管径不宜过大(避免内部积尘),且两端需安装防尘密封盖;
布线时避免线缆悬空下垂,防止粉尘在下方积聚形成隐患。
3. 高温高湿环境(如蒸汽管道附近)
选用耐高温线缆的同时,穿线管需做防腐处理(如镀锌 + 涂漆),防止锈蚀穿孔;
接头处的密封胶需选用耐高温型号(耐温≥150℃),避免高温软化失效。
五、防爆处理的验收与维护
线缆敷设的防爆处理并非一劳永逸,需通过严格验收和定期维护确保有效性:
验收标准:穿线管的密封性能需通过气密性测试(通入 0.2MPa 压缩空气,3 分钟内压力降≤5%);接头的防爆等级需与设备一致,且有防爆合格证编号可查;
维护周期:高危区域每 3 个月检查一次线缆绝缘电阻(用 5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10MΩ);每 6 个月检查接线盒密封胶泥的固化情况,及时更换开裂或老化的密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