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have been sold to China's Sinopec, PetroChina, CNOOC's various oil fields and major oil rig manufacturers
企业名称: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欢迎您
联系人:任金龙
手机:15605271379
电话:0514-87774108
传真:0514-87774108
邮箱:renzunwen@163.com
地址:扬州市开发西路217号
网址:www.yzdazheng.com
预测到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的比例是65%,其中油气占主要部分,只不过油的比重趋于下降,天然气比重上升。油气与煤炭下降幅度相比,煤炭的占比下降幅度要大出许多。可以说,未来几十年新能源发展的显著效应是去煤化,而不是去油气。鉴于此,说石油行业当下进入夕阳产业似乎有些夸张,应该是正当年才是。
虽然石油天然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将保持能源主体地位,但是对于新能源的来势汹汹决不可掉以轻心,需要有忧患意识。某种程度上讲,新能源和油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竞争关系。
当前,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以及温室其他的排放控制重视程度在空前提高,新能源为此获得了政策扶持优势,这一点不可小觑。很多时候政策的力量是巨大的。EIA曾对美国的清洁电力发展计划做过评估,发现该计划实施和不实施两种情境下,电力生产规模的差距在1倍左右,可见政策功效之强大。
油气行业若不能认清这一形势,及时做出变化和调整,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换句话说,油气产业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产业是否被“夕阳化”,一方面要看其竞争对手新能源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看油气产业自身发展模式的变迁是否能补齐短板以提升竞争力,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成本和环境效应。
在成本方面,目前全球油气生产因为被开发的资源领域日益向深海、极地和非常规领域延伸导致成本日益增长,需要依靠创新降本,这是油气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环境效应方面,油气相对煤炭有低碳优势,相对新能源则不然。新能源发展水平虽然参差不齐,在成本、技术成熟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发展面临不少障碍,但是就目前发展的大环境看,这些障碍的克服或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